篮球比分直播

索引号 11330227MB1915229J/2025-1010393371
组配分类 空间规划 发布机构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生成日期 2025-08-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鄞州区主城北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发布日期: 2025-08-29 17:06 信息来源: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信息来源: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宁波市鄞州区主城北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根据《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相关要求,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全域和中心城区(主城区)两个层次。

全域层次:为福明街道、明楼街道、东胜街道、百丈街道、白鹤街道、东郊街道、东柳街道、邱隘镇行政范围,面积52.99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主城区)层次:为上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城区和邱隘镇镇区范围,面积45.56平方千米。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三、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

落实“城镇化优势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区国空“品质江城”、“三个高品质城市中心”的格局传导,确定主城北片区的规划定位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核心,高品质宜居城区典范。

四、传导落实空间控制线

严守三条基本控制线。到2035年,落实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60.73公顷(6911亩),落实永久基本农田373.13公顷(5597亩);主城北片区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城镇开发边界4113.89公顷。

细化落实城市蓝线、城市绿线、城市黄线、城市橙线、城市紫线、道路红线等城市重要控制线,细化落实基础设施控制线、灾害防治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其他空间控制线,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五、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保护生态、农业空间,优化城市空间,主城北片区形成“两心两轴两带,四区多点共融”格局。两心:城市主中心——三江口商业商务核心、东部新城行政商务中心是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功能的核心承载地;两轴:沿中山路形成城市发展轴、沿东外环生态廊道形成郊野生态轴;两带:沿甬江形成时尚滨江休闲带,沿杭甬高速形成中部科产城融合带;四区:人文宜居生活区、高能级服务集聚区、城市核心拓展区、生态田园区;多点:形成多个街道组团中心,福明形成片区中心。

六、细化落实规划用途分区

结合主城北片区规划定位与目标战略,细化落实上位规划的一级规划分区,明确范围边界、面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主城北片区一级用途分区包括农田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及其他保护利用区。其中,城镇发展区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乡村发展区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农田整备区和林业发展区。

以宁波市政府职能带等综合服务区为依托,塑造宁波市公共服务核心;以三江口、东部新城两大商业商务中心以及福明次中心等商贸节点为支撑,构建国际化商业商务服务体系;以沿生态走廊、甬新河和各塘河沿线的绿地休闲区为基底,构筑城市蓝绿骨架。通过持续优化主城北片区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全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城区典范。

七、强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支撑

坚持存量规划导向,合理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落实上位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结合城镇生活圈,增补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升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设施的服务效率和水平。规划形成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乡村社区生活圈两类圈层,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八、完善综合交通设施体系支撑

围绕基础交通设施的体系化、品质化、低碳化、智慧化发展,全面建成绿色高效、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体系。依托甬舟铁路、宁波绕城高速、世纪大道快速路等对外交通线路,实现高效对外联通;持续完善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在片区内构建 “九横九纵”?的主干骨架路网格局,保障快捷出行并强化内部联系;推进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绿色交通建设,持续增加社会公共停车场供给。

九、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完善主城北片区文化遗产保护框架,复兴具有鄞州特质的文化内涵。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以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明确文化遗产及周边风貌的整体保护要求,避免不适宜的开发行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国家工业遗产和丰纱厂,保护宁波历史城区、邱隘历史地段,保护16处区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处文物保护点和4处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资源。

十、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健全规划传导体系,综合考虑行政管理范围、地理空间要素、用地权属边界和现有详细规划编制基础等因素划定详规单元。明确各单元的边界、类型、编码、约束性指标、空间控制线等内容。

依据乡镇街道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数据汇交要求,形成主城北片区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基础和依据,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性、约束性、权威性。

附图1.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三条控制线图

附图2.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

附图3.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