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分直播

索引号 11330227MB1915229J/2025-1010393377
组配分类 空间规划 发布机构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生成日期 2025-08-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宁波市鄞州区主城南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发布日期: 2025-08-29 17:11 信息来源: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信息来源: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宁波市鄞州区主城南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根据《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相关要求,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全域和中心城区(主城区)两个层次。

全域层次:为钟公庙街道、首南街道、中河街道、下应街道、潘火街道行政范围,面积67.45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主城区)层次:为上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面积59.72平方千米。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三、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

落实“城镇化优势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区国空“品质江城”、“三个高品质城市中心”的格局传导,确定主城南片区的规划定位为首善之区南部核心,卓越品质城区标杆。

四、传导落实空间控制线

严守三条基本控制线。到2035年,落实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33.13公顷(10997亩),落实永久基本农田459.70公顷(6895亩);主城南片区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城镇开发边界5262.02公顷。

细化落实城市蓝线、城市绿线、城市黄线、城市橙线、城市紫线、道路红线等城市重要控制线,细化落实基础设施控制线、灾害防治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其他空间控制线,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五、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保护生态、农业空间,优化城市空间,主城南片区形成“一心两轴两带,三区多点”格局。一心:城市主中心——南部新城是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功能的核心承载地;两轴:沿世纪大道和鄞县大道形成纵横两条的城市发展轴;两带:沿奉化江形成亲水活力带,沿杭甬高速形成创新驱动的中部科产城融合带;三区:人文宜居生活区、中央活力创新区、产研融合智造区;多点:钟公庙、中河、潘火、首南形成街道组团中心,下应形成片区中心。

六、细化落实规划用途分区

结合主城南片区规划定位与目标战略,细化落实上位规划的一级规划分区,明确范围边界、面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主城南片区一级用途分区包括农田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及其他保护利用区。其中,城镇发展区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乡村发展区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农田整备区和林业发展区。

优化鄞州区政府职能带与南高教园综合服务区,增强区域公共服务核心能级;升级南部新城商务核,以万达、印象城、罗蒙环球城等商圈为支撑,完善多层次商业商务服务;依托鄞州公园、院士公园及甬新河、各塘河沿线的绿地休闲区,构筑城市蓝绿生态骨架。通过持续优化主城南片区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全力打造中国百强区卓越城区标杆。

七、强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支撑

坚持存量规划导向,合理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落实上位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结合城市生活圈,增补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升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设施的服务效率和水平。规划形成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产业社区生活圈两类圈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八、完善综合交通设施体系支撑

围绕基础交通设施的体系化、品质化、低碳化、智慧化发展,全面建成绿色高效、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体系。依托宁波绕城高速、环城南路快速路、203 省道等对外交通线路,实现高效对外联通;持续完善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在片区内构建 “十三横十纵”?的主干骨架路网格局,保障快捷出行并强化内部联系;推进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绿色交通建设,持续增加社会公共停车场供给。

九、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完善主城南片区文化遗产保护框架,复兴具有鄞州特质的文化内涵。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以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明确文化遗产及周边风貌的整体保护要求,避免不适宜的开发行为。保护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文物保护点和12处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资源。

十、国土综合整治与修复

重点推进首南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部级试点,探索“中心城区+都市工业+生态农田+康养古村”多要素整合联动的“城郊融合”型整治模式。以整治片区为重点实施单元,整体推进农用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村庄整治、工业用地整治和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整治五大整治任务,实现全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品质提升和环境改善。

十一、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健全规划传导体系,综合考虑行政管理范围、地理空间要素、用地权属边界和现有详细规划编制基础等因素划定详规单元。明确各单元的边界、类型、编码、约束性指标、空间控制线等内容。

依据乡镇街道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数据汇交要求,形成主城南片区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基础和依据,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性、约束性、权威性。

附图1.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三条控制线图

附图2.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

附图3.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