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分直播

新能源汽车、以租代售、全屋定制......宁波市消保委2025年上半年受理投诉情况

发布日期:2025-07-29 09:2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鄞州区市场监管局

“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宁波板块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宁波全市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653件,较去年同比增长338.1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94.46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96.84%。投诉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新兴消费业态纠纷占比显著提升,通过对上半年商品和服务领域投诉新问题、新动态、新趋势进行专项分析,总结出七大投诉热点问题。

新能源汽车刻意隐瞒迭代信息构成误导

2025年上半年197件新能源汽车投诉均指向:车企对新品宣称“同款车”,消费者并不认同,认为刻意隐瞒迭代信息构成误导。

新能源车企更新换代频率继续加快,产品科技感、舒适性不断增强,“电动化+智能化”竞争不断加剧。为争夺市场,车企推陈出新的同时,车价不涨反降,成为一种逆潮流的车价“背刺”趋势。

典型案例

2025年1月7日消费者刘先生投诉称,某新能源车企将投诉日之后生产的汽车与之前半年内生产的汽车定义为同款车,然而不同批次车型在芯片配置上的存在差异。之前车辆上市发布会及首批交付信息中对算力达的TOPS值均有明确标注,之后新生产的汽车新增选装包,车主额外支付款项后可搭载芯片能让总算力飙升,但是之前购买车辆的车主无法通过购买选装包实现功能升级。

刘先生认为芯片配置是决定车辆智能性能的关键因素,自己2024年7月19日购置的车辆无法实现升级功能,就不能与之后车辆列为同款车,车企行为违背了消费者对“同款车”在核心硬件配置上应具有一致性的合理认知,让自己为低配芯片的车辆支付了与高配芯片车辆相同甚至更高的价格,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要求退赔费用。

网拍二手车引纠纷,免责条款成最大诉点

网络拍卖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拍卖活动。

宁波作为全国知名的二手车集散地,二手车交易过去以经销、经纪为主,现在参与网络拍卖成为交易新模态,由此产生的消费争议也随之增加。

典型案例

2025年6月11日,熊女士在拍卖平台参拍了某拍卖公司拍卖的一辆二手汽车。平台上公示的车检报告单显示此车为非重大事故、非泡水、非火烧。熊女士委托第三方检测后发现,车辆出现过4次事故,更换过4任车主,而且该车因发动机进气可变凸轮轴正时系统的相位器内产生的机油脉冲高压,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限位器发生位移或脱落,建议用户实施召回维修,维修措施为更换一个新设计的限位器。

熊女士认为车辆实际状况与描述页严重不符,商家没有如实告知真实车况,违约在先,要求退还保证金5000元,并要求平台对拍卖公司做出处罚。

家电售后服务呈现“大市场、小作坊”格局

家电售后服务行业“大市场、小作坊”的生态格局让安装与维修成为两大短板。

2025年上半年全市家电投诉997件,售后投诉478件,其中空调安装投诉79件,引发争议的最主要问题为小作坊式的安装。

典型案例

2025年4月14日,消费者张先生反映通过拼多多让商家安装热水器,商家没有安装好,家里泡水了,来电投诉,要求赔偿19万元。

手机 “以租代售”,暗藏五重陷阱

一是默认长租期,大多数商家默认的租期是1年且不能提前解约;二是逾期强制买断,租金逾期后自动“由租转售”;三是总成本高于市场价,买断金加上租赁费用远高于手机的实际市场价;四是默认格式合同,必须选择同意商品的租期、租金、买断金等内容后才能下单;五是捆绑个人征信,《用户租赁及服务协议》中存在个人征信信息授权内容,后期一旦出现延时支付租金等纠纷时,个人征信可能受到影响。

典型案例

2025年1月17日,余姚市消保委梨州消保分会收到消费者王先生投诉,称其在某手机店中被诱导消费。

该手机店在“闲鱼”等交易平台上挂出低价出售苹果手机的信息,交易成功后,先用租赁的形式将手机租借给消费者,在消费者租赁满一定时间并缴纳每月租金后,再向其收取一笔不小的买断费、服务费等费用后,才能让消费者获得该手机的所有权,这些费用全部加在一起,则超过手机现价的一倍以上。

国补政策在三大领域难遭遇兑现难题

电动自行车、家电、家装领域的商家往往有四种情形让补贴无法落地:一是商家违约;二是在国补政策保价期内降价;三是逃避售后责任;四是虚假宣传营销。

“电动化+智能化”竞争不断加剧,为争夺市场,车企推陈出新的同时,车价不涨反降,成为一种逆潮流的车价“背刺”趋势。

典型案例

消费者赵女士于2024年12月网购一台洗碗机,售价6799元,实付5391.9元,到货后一直未拆封。

2025年1月4日看到同款洗碗机降价后价格为4626.1元,因商品在30天价保期内,遂要求退货退款。商家则认为,公司承诺的价保,是针对公司因自身原因降低销售价格导致的价差。此次以旧换新补贴为国家政策,补贴金额由各地政府直接发放给消费者,消费者在使用时直接享受补贴减少对应金额,作为商家,未因自身原因降低销售价格,故不属于价保的情形。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

六、房屋装修烂尾风险加剧,全屋定制成投诉热点

2025年上半年全屋定制投诉20件,装修建材类投诉67件。

家庭装饰装修行业客观特性决定了经营者要有资质、讲诚信、守规范。然而现实情形是家装市场良莠不齐,不具备资质的商家甚至是个人承揽业务,部分经营者缺乏诚信,低价揽客诱签协议,服务缩水规避责任。消费者方面则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难以甄别服务品质与水准,容易踏入消费陷阱。

典型案例

2024年12月30日,宁海县消费者消保委长街消保分会接到消费者钱女士投诉,称其于2024年8月在商家处购买了某品牌地板,共支付了10200元。同年8月30日铺好了木地板,12月15日左右消费者发现地板有蛀虫的情况,向商家反映,商家表示会来杀虫。但是杀虫处理之后,还是会出现蛀虫的情况。消费者对此不认可,要求处理好售后。

广场露天集市招商引流,撤场容易追责难

一是合同期限短,条款简略;二是履约担保缺失;三是商业广场对引流方缺乏管控措施,一旦违约难以追责;四是出租方容易承担履约连带责任,如商户撤场后,因广场运营方疏于审验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作为场地出租者,要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典型案例

2025年元旦期间,鄞州区一商业广场举办文化节,其中一家参展商向消费者展示了一款某品牌平板2合1学习机,并宣称其具备高性能和多项先进功能,能帮助学生解疑释难,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部分消费者现场购买了这款产品后不久,发现该学习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系统卡顿、电池续航不足、触控失灵等等多个问题,纷纷要求退货。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和退货要求,参展商最初试图通过拖延时间来安抚消费者,但并未能解决问题。随着文化节的结束,参展商已不见踪影,无奈10余名消费者集体向鄞州区消保委投诉,要求退货。

来源 | 宁波市消保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