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答卷亮眼项目惠及全域 |
发布日期:
2025-08-26
08:54
浏览次数:
|
“新电梯又快又稳,以后不怕突然卡住了。”8月25日,家住东钱湖镇钱湖景苑的王阿姨笑着走进崭新的电梯间。今年以来,该小区首批4部老旧电梯完成更新,64户居民告别“上下楼焦虑”。这场“垂直交通”的升级背后,是我区推动近3000部“高龄”电梯更新的民生攻坚行动,也是宁波市15件民生实事件件落地、进度超八成的生动缩影。 8月21日,2025年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今年以来,宁波持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提质增效,聚焦“一老一小”、基础民生与绿色环境三大板块,全力推动15件民生实事件件落地、事事暖心。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平均进度已达80.2%,有效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切实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在这张温暖的民生答卷中,鄞州主动担当、率先示范,为全市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宁波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在设施建设、服务优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全市已开工改造17家公办养老机构,竣工6家,其中我区率先完成2家区级养老院智能化改造。在老年人就餐服务方面,全市已建成全龄友好食堂18家、老年共享餐厅10家。我区创新推出的“膳食联盟”模式获得群众广泛好评。针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全市新增托位859个,其中普惠托位744个。我区持续扩大“托育服务圈”,新增托位数量居全市前列。 青少年健康得到全面护航。近年来,宁波大力推进中小学“午休躺睡”工程,目前已采购“平躺睡”装备48.2万套。其中,我区多所中小学校率先实现“躺睡自由”,为青少年学生创造了优良的午休条件。与此同时,在青少年健康保护方面,宁波已为8000多名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了第一剂次的国产二价HPV疫苗。我区率先开展校内接种服务,有效提升了女性宫颈癌综合防控能力。 此外,针对老年人群体,宁波开展了智能生活、线上办事、休闲娱乐等手机操作技能培训,已培训13.1万人次,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在满足基本民生需求方面,宁波从食、住、行、医等多点发力,织密民生保障网。我区打造了“阳光厨房”智慧监管平台,覆盖全区所有学校食堂。住宅电梯安全提升项目已为70%的老旧电梯加装物联网感知设备与梯禁系统。鄞州率先试点电梯保险+服务新模式,提升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交通出行方面,全市新增优化公交线路23条、站点20个,治理拥堵点18处。我区完成中兴路、天童路等绿波带建设,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围绕绿色、可持续的宜居环境目标,宁波系统推进城乡道路、水环境、噪声等综合治理。全市已新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完成村道提升项目232个,打造“七彩惠民路”36条。其中,我区的东吴、五乡等镇“最美上学路”成为网红打卡点。与此同时,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全市已改善提升农村河道146公里。其中,我区的横溪镇、塘溪镇流域治理工程效果显著。 宁波通过“征选问需于民、责任落地落细、资金保障到位、督导问效有力”四大机制,实现民生项目从“办没办”向“优不优”提升。我区积极践行“民呼我为”,创新“民生议事堂”“鄞里办”等机制,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办到群众心坎上。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还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善居微改造”项目,为老年典型群体提供居家环境改造服务,用一把扶手的支撑、一盏感应灯的光亮、一块防滑垫的守护,为默默奉献的老人们筑牢一道“幸福安全线”。我区的“政策直通车”同样值得称道,将“企业四处找”变为“政府精准送”,将复杂的政策法规转化为实用的“指南”和“清单”,在项目启动之初就精准送达,从源头上帮助企业规避合规风险。 下一步,宁波将继续推动各项实事高质量完成,把民生工程打造成真正深入人心、温暖城市的“民心工程”。我区也将持续完善主动服务机制,不断拓展“直通车”的覆盖广度与服务深度,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