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鄞州的N次方
市民在东钱湖划艇。 通讯员 戴善祥 摄
新启用的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
“中国好人”、全国模范教师周妙亚向公益暑托班孩子普及农作物知识。
施工人员在华光城社区进行老旧电梯更新施工。
盛徐荦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全市首个非遗“口袋公园”在东柳街道幸福苑社区开园。
“在鄞州,邂逅发光的春天”鄞记共富工坊春季分享会在鄞州万达广场举行。
中海幼儿园(海创园)“最美上学路”。
今天是七夕节,一个甜度爆棚的撒糖日子,在鄞州,又有一对对有情人相互许下承诺,共同奔向幸福的新生活——喜结连理、生儿育女、共创事业……一对新人幸福的N次方就此展开。
在这个幸福的日子里,我们畅谈幸福的话题,如同解答一道基础的数学题。我们相信,只要N增加,幸福的维度就不断扩展,幸福的版图就无限延展,幸福的人群就不断递增……作为已经6次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区”称号的鄞州,我们在每一个细节处打磨幸福的质地,在每一次感动中体会幸福的温度,在每一处传承中坚定幸福的方向——每个人在这里尽情呼吸、快乐奔跑、深深眷恋……
身边的风景
展开幸福鄞州的N次方,如同翻开一本厚重的书,让你领略幸福鄞州的N个拼图、N个侧面,无论是生产总值、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公共服务效能、社会保障体系,细化到每个人身上,都是触手可及的感受。
在鄞州,山是青的,水是绿的,每天的“公园20分钟”便捷可得,诗意栖居与人间烟火都被装进生活日常。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鄞州的生态美,是全域化的乡村旅游,是“精特亮”里的湖光山色、塘河水韵、太白蓝湾、稻香飘散,是山水脉络的天然秀色。
“目光所至,皆是风景”的场景体验是丰富多彩的,美丽海湾的低空体验,宋韵太白的连绵森林,“钱湖十二雅境”的文旅融合,塘溪乡村的红色研学……
还有篮球比分直播的“好风景”带来“好钱景”,城杨村通过艺术赋能,蜕变为“网红村”;走马塘村深挖“中国第一进士村”文化底蕴,古村焕发新生;云龙村引入咖啡馆、美术馆、文创小店,形成文旅融合的乡村服务体系。
深入城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好小区”不断涌现;地铁、公交、共享单车,不断增加的充电桩,让低碳出行成为人们的习惯;公园里的四季花海,吸引人们打卡;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的楼宇间,涌动着创新创业的活力。
K11城市综合体集大型商业、超五星酒店、甲级写字楼、高端住宅、立体交通、生态公园于一体;奉化江东岸滨江休闲带、郁郁葱葱的公园是市民散步的好去处,江畔的夜色更是动人;嵩江中路上的带梦胡同,青年创意聚集地,有咖啡、手作、猫咖、甜品,有夜市、展览、“开放麦”。
中华美学与时代风尚交织,幸福鄞州的每一次定格,都记录着你目光凝视的每一刻。
文化的滋养
见山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幸福的N次方里,蕴藏着悠悠岁月,文脉绵长,当盲盒剧场进商圈,特色演出融入景区,把舞台搭到村社、田间地头,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文化大餐”。
在鄞州,文化盛宴,群众是主角,鄞州通过空间网络织密、供给模式创新与多元队伍联动,全力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群众享受丰富的滋养。
2200年岁月长河流淌,去博物馆成为鄞州人的生活日常,在宁波(鄞州)博物馆看文博界“顶流”之三星堆文物,在周尧昆虫博物馆看生态缸里的切叶蚁,在宁波锡镴器熨斗博物馆,一边喝咖啡撸猫,一边看不同年代的器物展陈。打破空间界限的“一平米博物馆”,让承载鄞州历史基因的珍贵片段更贴近市民生活。
在鄞州,一个全域覆盖、全民共享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形成,一幅“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家门口的“文化会客厅”图景正在徐徐展开,滋养着幸福的底色。
前行的力量
当幸福N次方与城市前行的脚步同步延伸,一定是某种力量在牵引、推动。
人民城市为人民。在鄞州,法治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从区级到微网格五级“上下联动”的基层治理架构已经建成;平安鄞州,是万家灯火的璀璨与欢聚,是对“一老一小”的托底守护与友好呵护,是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是让外来务工的新就业群体找到家乡般的归属感。
一张小小的文明封签里,书写着陌生人之间的友善与理解;一节“礼芽号”学知专线的“有礼车厢”里,流动着榜样带来的感召;“最美上学路”“七彩惠民路”,处处体现着城市的以人为本;“共享楼道”“共享奶奶”“共享雨伞”展现和谐、包容、互助;全国道德模范、东柳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潘明杰日复一日奔波,只为修复社会的和谐关系,修复人们内心的创伤,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宁波路径。
幸福鄞州的脉络,是“人民至上”初心的映照;幸福鄞州的温度,来自文明的高度、文化的厚度、服务的宽度、生态的鲜度、风景的美度。
我们始终坚信,只要N增加,幸福鄞州N次方必将是无限的!
“一老一小”的幸福关怀
东吴老人“以菜换餐”乐呵呵
“早上挖的土豆、摘的丝瓜,中午就换成了热乎乎的红烧虾、番茄蛋汤,既有营养又美味,我还不用洗碗,比自己做饭省心多了。”85岁的徐杏琳是东吴镇童一村人,说起天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出的“以菜换餐”服务,言语里藏不住喜悦。
去年11月,东吴镇推出这项“很有生活味”的新型养老模式:老年人可用自家种植的蔬菜去村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换饭吃;工作人员称重、定价、打票后,老人饭票到手,可当场预订午餐,或选择送餐上门。
近一年来,“以菜换餐”服务从单一供餐项目发展为综合服务项目。当地通过新增换餐点、开辟山区绿色通道等措施,使这项服务覆盖全镇13个村社,构建起便捷的“5分钟换餐圈”,累计服务超过1300人次,实现“村村都能用、人人都能吃”。
东吴镇副镇长郑兰说,全镇老年人根据兑换点标注的当日菜价,可以把自家种植的蔬菜换成餐券或积分。餐券可直接在老年换餐点换取餐食,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和医药服务。
近年来,鄞州持续推进“一老一小”攻坚,打造“鄞有颐养”“鄞有善育”幸福民生品牌。
“一老”方面,积极构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全区现有养老机构36家、床位6808张、持证养老护理员1101名,护理型床位占比70%,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4.81人;实施老年助餐规范提升行动,在全市率先实施“善养工程”困难老年人慈善助餐项目,助餐配送人次达314.33万、村社覆盖率达100%。
“一小”方面,鄞州全方位构建儿童救助体系。投入约600万元建成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引进专业社会组织统筹推进全区儿童临时监护、兜底保障等救助帮扶工作;持续优化全省首创的“未保基金+保护联盟”模式,引导慈善主体分领域参与困境儿童救助。
“共富工坊”的幸福密码
咸祥“渔家女”家门口挣到钱
这几天,在咸祥镇里蔡村,“海里红”巾帼共富工坊内一片忙碌景象,30多名“渔家女”熟练地分拣、折叠、封装毛巾。昨天,负责人徐海亚笑着说:“如今,共富工坊已成了村里妇女利用赋闲时间增收的新天地。”
“海里红”巾帼共富工坊由里蔡村一间闲置房屋改造而成,不仅实现了闲置资源再利用,还让赋闲在家的妇女通过包装玩具、封装毛巾等手工作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共富工坊已经实现人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谈及建立“海里红”巾帼共富工坊的初衷,徐海亚满是自豪,“就是想帮助村里的妇女提高收入,让她们感受到自身价值。”共富工坊2020年运作以来,成员从3人发展到40余人,年龄集中在45至65岁之间。
今年1月,“海里红”巾帼共富工坊入选第三批省级巾帼共富工坊,成为全区首家省级巾帼共富工坊。
盘活闲置资源,拓宽增收渠道,推动农村优势资源与工坊用工、用地需求的双向互补……近年来,鄞州锚定“扩中提低”、缩小“三大差距”目标,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支持引导工坊与组织链、产业链、服务链的深度融合,有效推动全区共富工坊组团式发展、造血式帮扶,拓展了传统手作、水产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增值增效空间,为强村富民注入新动能。
目前,全区已建成覆盖来料加工、农文旅融合等六大类型的共富工坊116家,吸纳4336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2.6万余元,累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000万元。
“民生工程”的幸福承诺
“最美上学路”增至69条
暑假即将结束,昨天,在鄞州中海实验小学门口,百米长、蓝绿相间的风雨连廊将外侧闹市区的喧嚣与校内的宁静隔离。护栏上,铁艺海棠、玉兰造型精致,塑胶地面的“I?LOVE?ningbo”字样、围栏下的“每一个生命都拥有筑梦的力量”标语清晰醒目。连廊内,4条学生通行通道整洁、通畅。这条“最美上学路”将在几日后迎来新学期学生入学。
“我是一年级新生家长,之前就听说学校建了风雨连廊,今天特意过来看看。这连廊又宽又安全,开学后送孩子,不用在路边挤着担心车流了。”一名前来探访的家长说。
作为鄞州民生特色项目,过去8年,鄞州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最美上学路”,至今已建成58条,加上即将在这个开学季全新登场的11条,鄞州共建成69条“最美上学路”。
一条舒心的路,换来一份满意与安心。“从校门到家门”,鄞州民生工程的幸福正延伸至居民生活各领域:东柳街道、明楼街道等多个老旧小区完成电梯换新,助力老年居民告别“爬楼难”,全区范围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已完成开工告知770台、竣工交付201台;鄞州公园一期、二期下穿通道及周边改造工程和5条市政道路正在提档升级,改造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居民休闲出行的便捷度与舒适度。
数据显示,今年,中和公园、鄞州中学临时停车场等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06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7个城镇生活小区完成“污水零直排区”改造;全区同步新增绿地30公顷,童王河“口袋公园”、东篱亲子“口袋公园”等14个绿意新空间建成投用,居民推窗见绿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孩子的安全上学到老人的便捷出行,鄞州正用一件件民生实事践行对群众的幸福承诺。
“义乡鄞州”的幸福底色
“少年急救侠”盛徐荦感动全网
8月19日晚,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主办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在宁波广电集团举行,“少年急救侠”——盛徐荦成为鄞州第三位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去年7月5日,在鄞州一小区篮球场,一名高中男生打球时突然倒地,失去意识。从小跟着妈妈学习过急救知识的盛徐荦,在确认是心搏骤停后,没有丝毫犹豫,以标准的心肺复苏姿势为这名男生争取“黄金四分钟”,跪地整整11分钟,“抢”回一条命。
“现在我从急救知识的学习者转变为急救知识的传播者,有了篮球比分直播机会传播急救知识。”站在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台上,盛徐荦仍旧保持沉稳与自信,“通过练习,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别人身边的‘急救侠’。”
今年夏天,盛徐荦走进塘溪镇公益暑托班,在“中国好人”周妙亚老师坚守了12年的乡村课堂里,手把手教孩子们学习心肺复苏。
作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文明首善之区,鄞州是“千年义乡”、道德高地,崇德向善社会风尚有力凝聚。今年5月,东柳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区公安分局老潘警调(联调)中心负责人潘明杰获评全国道德模范。至此,鄞州拥有3位全国道德模范,占全市总数的一半。
目前,鄞州注册志愿者达到32.3万人,平台注册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团队)有5140个。2017年以来,累计获得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荣誉8个、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3个、浙江省“五个20”6个、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4个。
今年1~5月,区慈善总会共募集慈善资金3191.3万元,发放慈善救助资金5583.47万元,物资折合人民币44.3万元,爱心足迹遍及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盐源县和西藏比如县等对口帮扶地区。
“创新创业”的幸福能量
“龙讯电子”3天贷到500万元
“3个工作日拿到500万元信用贷款,整个过程从政策讲解到银行对接都有人跟进,鄞州的服务让我们放心拓订单。”前天,宁波龙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福定看着今年排满的订单感慨道。
一周前,这家专注电子信息技术研发的初创企业刚签下一笔关键技术服务订单,却因无厂房、设备等传统抵押物陷入融资困境。“当时团队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解决问题,可订单涉及合作客户,实在舍不得放弃。”?陈福定说,就在他一筹莫展时,区科技局的走访小组恰好上门调研初创企业发展难题。
得知企业困境后,区科技局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技术评估专家,随后带着评估表再次上门。“他们详细询问了技术研发团队构成、项目落地周期和市场竞争优势,甚至帮我们梳理了近一年的研发投入明细。”
陈福定回忆道,评估结束后,工作人员主动告知“风险池基金”的申请流程,还特意强调了申报的材料清单。最终,“龙讯电子”仅通过一次银行面签,3个工作日就获得了500万元信用担保贷款,有效解决了生产资金需求。如今,企业的产能提升20%,还新招了20名技术工人,正在筹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
在鄞州,此类助企案例比比皆是。为厚植创新沃土,鄞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12年推出的“风险池基金”累计为高新企业提供296.5亿元风险保障,还率先开展科技保险试点;深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构建涉企政策全过程管理体系,实现区本级、22个镇街、3个园区的三级“鄞商会客厅”全覆盖,并常态化开展“鄞商面对面”“鄞商直通车”“鄞商直播间”等多类型、多渠道系列服企活动。
人才保障上,鄞州持续探索人才双聘机制,推动校企“产学研用”一体化转化,形成“政府搭台、校企共引、产才共融”的人才共享新模式,全维度引育产才。近三年,引进院士等顶尖人才5人,选派24名“科技副总”,建设1.3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码”覆盖5.6万名人才,从发展到生活,全维度支持人才扎根。
从“资金活水”到“人才种苗”,从“平台沃土”到“政策阳光”,鄞州正以全方位的创新保障,让篮球比分直播企业在这片沃土上收获“创新创业的幸福”。
“潮玩嗨购”的幸福体验
“活力会客厅”里度周末
周末的鄞州印象城热闹非凡,人头攒动。90后陈琳一家刚走进商场,儿子磊磊一眼就瞄到了“酷乐潮玩”店最新上市的DORA系列玩具,兴奋地拉着妈妈往前冲。这家占地950平方米的“潮流玩+集市店”店铺,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让大小朋友都玩得不亦乐乎。看着儿子玩得投入,陈琳夫妇趁机溜达到旁边的“汕心”歇歇脚——这可是宁波首店。点一碗清甜爽口的潮汕特色甜汤,隔着玻璃窗还能看到磊磊手舞足蹈的样子。“小家伙玩得开心,我们也能喘口气,这样的商场逛起来才舒服!”陈琳丈夫笑着说道,语气里满是放松和满意。
“哇,傣泰料理又开新店了!”00后大学生、潮流达人王萌在龙湖鄞州天街一边吹着空调一边兴奋地刷着手机。对她来说,周末拉上好友“扫街”、打卡新店,简直是夏日最佳打开方式。
如今的鄞州商圈,早就不只是买东西的地方了。这里融合了消费、娱乐、文化和社交,妥妥成了城市的“活力会客厅”。作为宁波商业核心区,鄞州集聚了6家年销售额超30亿元的大型商业体,通过差异化发展构建了完整的商业生态圈。
“首店经济”更是热度爆表——姜山万达近200家新品牌中,区域首店占到七成;阪急新店首店率超70%,年销售额高达52亿元;京东MALL华东首店以“未来科技”为主题,打造20万种商品的全场景沉浸式体验,吸引全城潮人争相打卡。
在“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下,今年上半年,鄞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14亿元,同比增长3.8%。持续推进文旅商融合与创新,正不断为这座城市注入新鲜活力。
“公共文化”的幸福温度
“一平米”里看老祖宗手艺
8月26日午后,宁波K11购物中心人流如织。就在一楼的品牌店之间,一方古韵盎然的空间吸引了往来人群的目光——这里是百丈街道海丝文化“一平米博物馆”。
“大家快来看这个壶,换在以前,可是要漂洋过海的!”百丈街道后塘社区几位居民结伴而来,围着展柜讨论着。
一名游客俯下身,借着灯光端详那件五代十国时期的青釉执壶,釉面温润的光泽映在他专注的眼中:“没想到在商圈逛街购物能看到这样一个别致的博物馆,虽然空间有限,但内涵丰富,看了对边上三江口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让文化触手可及,作为鄞州创新打造的“一平米博物馆”的样板,在这方寸之地,以“三江潮涌丝路瓷韵——宁波三江口海丝繁盛之路”为主题展陈内容,通过图文、器皿、书画及打卡点等丰富的组成,让“一平米”有了更厚重的诠释:青瓷釉色流转,水墨晕染春秋,三江口的故事在百丈之间铺陈出江海文明的壮阔。
平时,附近居民逛街也会来看看家门口的“博物馆”,那些越窑青瓷与书画,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有时他们还会与在“一平米博物馆”边上喝咖啡的顾客聊起来,由眼前的展厅,讲到很多老底子的往事。
“一平米博物馆”让匆忙的脚步慢下来,让人与人之间多了温暖的交流。
在鄞州,公园绿地、社区园区、交通枢纽、商业楼宇等各类“嵌入式、便捷化、多样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打造,让群众便捷地享受优质文化资源,目前已新增500个轻资本、嵌入式、小而精、多主体的新型文化空间、2个城市书房、120个微书房、21个基层体育场地设施。
“智慧城市”的幸福保障
北京专家千里“连鄞”治眼疾
“如果没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眼科中心洪晶教授的指导,没有5G远程显微手术指导系统,患者根本无法在‘家门口’进行DMEK手术,她只能去北京。”谈及半个月前那场跨越千里的生命“追光”行动,宁波市眼科医院角膜病专科主任文丰感慨智慧医疗给鄞州眼疾患者带来的便利。
接受这场手术的患者是75岁的沃阿姨,因右眼角膜内皮失代偿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手术方案有很多,但是对沃阿姨来说,最优方案是进行被业内称为“角膜移植术皇冠上的明珠”的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移植手术(DMEK)。
“DMEK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视觉质量好、排斥风险低等优势。”文丰说,“但是,DMEK手术相当复杂,使用的是比头发丝还薄的10微米植片,手术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8月14日下午,在手术室的显微镜下,文丰娴熟地操作着。与此同时,借助双方共建的5G远程显微手术指导系统,手术画面通过5G网络实时、高清地传输到北医三院的实验室,洪晶教授紧盯着屏幕,给予实时精确指导。
随着消毒空气注入,植片成功贴合,这台国内首例5G远程指导下的DMEK手术顺利完成。如今,沃阿姨右眼视力恢复良好。
其实,沃阿姨手术的成功是北京大学鄞州数智健康联合研究院(暂名)助力鄞州医疗卫生服务能级提升的一个缩影。
今年7月,鄞州与北京大学合作再升级,联合成立北京大学鄞州数智健康联合研究院(暂名)。研究院启用后,深度融合鄞州优质数字健康资源与北京大学高水平科教资源,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智健康、数智医学等四大核心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让优质健康福祉更广泛地惠及鄞州百姓。
近年来,鄞州始终秉持信息赋能理念,不断推进数字化升级。如今,一张医疗与健康信息共享互通的智慧医疗大网串联起鄞州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在鄞州,百姓只要动动手指,就能享受“鄞领健康”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住院一体办”、区域“医后付”、特色AI健康管理、真人专家心理健康数字人等“互联网+医疗”数智化提升带来的就医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