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吃到“菜园直供”鲜菜!“社工陪餐日”养老暖胃更暖心
“今天的菜有些特别呀。”10月17日中午,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镇北社区低保残疾老人董志龙家中,一碗清炒秋葵刚端上桌,他夹起一筷细细品尝,瞬间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这份“特别”的美味,是来自镇北社区71岁热心居民金慈恩师傅的菜园里;而这份暖意,也通过镇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社工陪餐日”,让“不浪费”的爱心从菜园直达老人心中。
今年68岁的董志龙常年坐轮椅,极少出门,与外界交流甚少。当天上午11点,社工陈可帆带着用金慈恩捐赠蔬菜做成的佳肴上门,一边摆饭一边递过新鲜青菜:“这是金师傅刚摘的,您放心吃!”陪餐时,社工还反复询问他的腿疾恢复情况、药品储备,“有需要随时跟我们说”的叮嘱让董志龙不停感慨:“热饭鲜菜香,心里更暖,谢谢你们和金师傅!”
镇北社区推出“社工陪餐日”,正是源于对养老需求的精准回应。此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入户走访时发现,不少高龄、残疾、行动不便的老人不仅面临“做饭难”,更渴望日常情感陪伴。为此,社区将服务升级为“餐食+健康+陪伴”的全方位关怀模式,从去年重阳节开始,社区安排每月固定日期,由社工上门陪餐,打破传统“送餐上门”的单一局限,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
除了社区的关爱,热心居民也在为社区养老添一份力。“这菜是我在社区附近租的空地种的,自己吃不完,扔了太可惜!”提起送菜的初衷,金慈恩师傅笑着说道。去年,金师傅在社区周边租下一小块空地,开垦成了菜园,蔬菜丰收后自家吃不完,看着新鲜食材可能浪费,他主动联系社区:“没打农药的健康菜,分给有需要的老人,既不浪费还能帮上忙。”在“陪餐日”一早,他就挎着竹篮采摘秋葵、青菜,第一时间送到社区服务站,就盼着老人们能尝口鲜。
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邱隘镇镇北社区60岁以上老年居民占比达40%,独居、空巢及残疾老人群体规模较大,养老助老需求尤为迫切。为此,社区始终将养老助老作为工作核心重点,以“让老人安享晚年”为目标,不断探索服务新模式,而“初老带动年老” 机制便是其中的重要实践。社区积极挖掘低龄老年志愿者力量,引导身体康健、有一技之长的“初老”居民,主动帮扶高龄、失能、空巢的“年老”居民,形成了“邻里互助、以老助老”的良好社区氛围。
在这一机制下,各类暖心善举不断涌现:退休老人张祥良凭借一手娴熟的理发手艺,坚持每月上门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理发;67岁的邱元隆得知部分老人出门采购生活用品困难,便主动承担起“生活代购员”职责;有护理经验的叶燕琴则坚持每周上门,为社区孤寡、失独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测量血压,用专业与细心当好老人们的“健康守护人”。
“我们社区老人多,养老需求并不是‘送顿饭’这么简单,而是要让他们吃得香、有人陪、心里暖。”镇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把‘社工陪餐日’做细,也会挖掘篮球比分直播有爱心、有能力的居民加入‘以老助老’队伍,让‘邻里互助’的氛围在社区里扎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