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2137168/2025-00302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5-01-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篮球比分直播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鄞州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
发布日期: 2025-01-16 15:11 信息来源: 区营商环境建设办 信息来源: 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
2024年以来,区营商环境建设办领导班子立足新定位新使命,紧紧围绕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行政审批、招投标等多领域齐发力,全方位打响“益企共鄞”营商品牌,助力我区绘就“一流营商环境”新图景。1-12月,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完成各类事项624万件,镇(街)、村(社)便民服务中心(站)共办理完成各类事项249万件;完成公共资源交易1486宗,成交额97,82亿元;完成区级备案243宗,完成开标监督240宗,中标金额66.51亿;81812345平台受理来电邮21.9万件;收到企业群众锦旗51面、感谢信34封、其他各类渠道表扬评议35件。先后获评区级首届文明机关、清廉机关、模范机关,试点省公务员绩效管理、省水电气报装“一件事”、省政策精准直达应用等改革,前三季度网络问政工作综合得分位列各区(县、市)第一。 一、主要工作 (一)打造向“深”而耕的一流红色领航。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益企共鄞”党建品牌、“阳光政务510”清廉品牌建设,组织召开“一起战·优服务·建新功”迎七一主题活动,推动岗位廉政风险排查,集结鄞州营商人“一起站”,集成鄞州便民利企“一站式”改革,全方位展示鄞州最优营商环境“第一窗口”。 (二)打造向“高”而攀的一流创新改革。聚焦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和难点问题,攻坚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果、展现新成效。今年新增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省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省公务员绩效管理改革试点等省部级改革项目14个,国家部委级改革试点累计6个;统筹谋划推动区领导领衔重大改革项目14项,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提升。“创新警企服务模式”“全域推广一般工业固废‘一站式’收运新模式”等改革成果获省《竞跑者》、市《改革先锋》刊发;“打造楼宇增值服务驿站”等改革经验成为市“创改开”工作典型案例;“创新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引育机制”在市委深改委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三)打造向“优”而进的一流营商环境。统筹推动“五大环境”一体优化、协同创新。打造“鄞舒心”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创新探索投资项目“极简办”机制,全省试点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累计办件49个,接入时间缩短50%以上、申报资料减少80%以上。推进中介服务体系改革,制定出台《鄞州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鄞州区中介评价管理细则》等制度文件,梳理明确中介服务事项清单90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动落地基层“就近办”高频事项76项,帮办代办重大项目25个,解决“办不成事”300余件,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9.8%。打造“鄞放心”公正规范法治环境。制定出台行政执法“轻微违法首违不罚”等十项措施,创新“法拼拼”团购式法律顾问、“全球一小时”涉外法律服务等模式,建设“鄞商法管家”法治服务驿站26家。打造“鄞安心”公平有序市场环境。深入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新设企业11990户,总数全市第一。启用国家级宁波鄞州(智能电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外观设计专利预审授权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打造“鄞省心”创新集成经济生态。推行“小微企业+伙伴银行”增值服务模式,新增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增企业贷款比重达31%,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超26%。创新建设全省首个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规模持续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打造“鄞暖心”包容普惠人文环境。持续擦亮“亲清思享会”“亲清商学院”等品牌矩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示范引领,相关经验获全国工商联、省委统战部调研肯定。 (四)打造向“新”而行的一流服企生态。全面打造区本级——镇街(园区)——功能区块服企矩阵,全新打造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开辟“鄞商会客厅”增值服务专区,梳理入驻涉企服务事项176项,22个镇街、3个园区服企驿站100%覆盖,联合各部门组织“浙江·台湾合作周”鄞州专题活动、“2024鄞州区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等各类重大服企活动24场。打造“鄞商通”线上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上线项目、政策、金融等十大增值板块服企资源89项,推进省政策精准直达应用试点建设,累计发布政策974条,推送企业4万余家,兑付政策资金13.71亿元。健全营商环境观察员、体验官机制,构建“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选聘营商观察员、体验官100余名,累计归集各类企业诉求1904个、办结率99.9%,“创新盘活工业遗产”相关经验入选省“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典型案例集。 (五)打造向“阳”而生的一流交易市场。有效规范交易活动,制定《鄞州区公共资源交易代理机构行为动态管理细则》《鄞州区部门小额项目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鄞州区限额以下村级工程交易指导意见》等规范制度。试点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交易暨电子监察系统迭代项目,助力打造全市交易“一张网”;推进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不见面开标”及远程异地评审,“不见面开标”843宗、实现率100%,配合远程异地评审项目5宗。全面推行公共交易电子保函制度,累计释放企业资金约32.2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实施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率先探索招投标“智慧监管”,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智慧监管240宗、交易金额66.51亿元,处理预警信息312条;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审计监督等衔接机制,全年发现查办案件2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起。 二、明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一)牢牢牵住改革创新“牛鼻子”,引领撬动区域发展“新引擎”。坚持以改革攻坚成效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动能,完善区委深改委牵头抓总、区委改革办统筹协调、各专项小组分领域负责、牵头单位组织实施、责任单位协同落实的改革工作责任体系,构建“系统谋划—推进实施—督查问效—考评推广”的改革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35项省级及以上重大改革试点,加强改革成果培育挖掘,深入总结提炼现有改革成果,形成篮球比分直播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打造全方位、系统化、深层次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完善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体系,迭代升级“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机制,构建以“一高两智三新”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产业梯队;构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培育概念验证中心、未来场景应用等创新载体,优化未来产业政策供给模式;健全现代服务业高端发展体系,优化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机制。二是聚焦“4+1”重点领域,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围绕高水平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完善科创平台提能发展、产学研用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机制;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多田套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改革,优化强村公司、共富工坊等发展模式;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贸易强区体系建设,扩大“地瓜经济”跨境电商能级提升、外贸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成果;围绕文化强区建设,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三是聚焦推动“三化”转型,塑造城市发展新品质。在城市数智化转型方面,高水平推进城市“数字更新”,强化数智技术、数字产业、数据要素等基础支撑;在城市新能源化转型方面,聚焦能源供给、能源产业、能源消费等关键环节,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循环经济体系、绿色标准体系;在城市国际化转型方面,畅通境外人才工作、居留和出入境绿色通道,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国际化综合服务水平。 (二)积极打好营商环境“整体仗”,高效焕发市场活力“新动能”。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在破除门槛、公正监管、要素配置、政策供给等方面协同发力,力争“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综合排名位列全省前10。一是着力破除隐性门槛,更大力度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深化市场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优化“证照分离”运行机制,实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持续提升第三方中介服务,结合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全力推进中介机构服务星级评价和结果运用,强化中介机构涉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行为规范监管;创新“中介联合体”服务模式,推进中介服务一站集成、多评合一,有效降低中介收费、提升服务质量。二是着力加强公平公正,更大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实施“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推进线上平台受理,线下在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开辟信用修复综合窗口,打造信用修复链式服务供给。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保护,推动知识产权服务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建设。完善商业秘密维权保护机制,深化“1+3+X”协作机制,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三是着力优化要素配置,更大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迭代升级“伙伴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绿色制造贷”等创新产品,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对制造业和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新增民营企业贷款占新增企业贷款比重不低于30%。四是着力完善政策供给,更大力度构建新质产业生态。健全涉企政策服务跟踪落实机制,协同建立企业法人信息库,深化省数字赋能政策精准直达应用试点,一体优化鄞州区政策库,颗粒化拆解现行涉企政策,对接完善“甬易办”平台产业政策全流程线上服务体系,探索实施惠企政策线上申报、线上审核、线上兑付,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 (三)深耕细作政务服务“集、智、简”,全力打造办事有感“新生态”。加快探索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构建形成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一是推动涉企服务由“条块分散”向“综合集成”转变。迭代升级“鄞商会客厅”增值服务品牌,拓展完善线上线下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线下进一步深化“鄞商会客厅”中心+节点服务矩阵,推进特色楼宇、工业社区等企服载体功能提升,深入开展政策宣传、产业对接、金融服务等惠企活动,争取“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直播”;线上“鄞商通”进一步集成全区各涉企服企应用、服务入口,建设“鄞企风云榜”“鄞选精品馆”等宣传推介专区,新增信用修复、人才项目对接等功能模块,推动平台好用、管用、实用,让“企业有事就找企服中心”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推动便民服务由“可办快办”向“好办智办”转变。持续深化“一网通办”线上线下融合,确保高质量“一网通办”率全市领先。不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依托“企政通”平台,拓展企业合法合规证明“一件事”服务场景,探索实施企业股权转让、企业破产等“一件事”,打通数据壁垒、优化数据流转,建设股权交易档案查询、破产信息核查等功能模块。三是推动项目服务由“联审联办”向“简批简办”转变。加快工程建设项目“极简办”审批改革落地实施,全面启用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重大项目“一屏在线”、项目信息“一屏成像”、项目进度“一屏晾晒”。探索市政公用设施接入“联合报装、联合勘察、联合设计、联动施工、联合验收”的“五联”服务模式,推进以项目预验制、支持分期(段)验收等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建设项目“分段验收”改革,加快项目建设投产。 (四)靶向发力招标投标“关键点”,助力构建统一市场“新支撑”。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全流程全链条监管,积极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一是以“制度性”的管理促进市场规范公平。健全招投标管理制度,拓展交易服务保障向国有企业、国家电力等领域项目覆盖。建立健全国资阳光平台交易、限额以下政府采购监管等制度规范。面向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招投标主体出台负面清单,规范交易行为。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将中标金额达1亿以上的重点项目全量纳入标后评估,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频次至每季度一次。二是以“智慧化”的服务促进企业降本减负。纵深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深度实现投标全过程电子化、无纸化网上交易、远程不见面开标。常态化推进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各地评标专家、场地资源互补共享,进一步破解“熟面孔”“老关系”“评标常委”。建设鄞州区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资产聚合管理平台,提升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数据运用等能力,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三是以“零容忍”的态度促进整治见行见效。聚焦围标串标团伙、违法违规评标、违法转包分包等重点,常态化推进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拓展工程建设项目“智慧监管”系统成果应用、提升“智慧监管”系统分析处理能力,建立案源线索互通、移送查办、接收处置机制,畅通交易平台、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线索发现渠道,加强日常监管、公安、审计监督检查中对问题线索的主动甄别,做到线索零存量、问题零放过、整改零遗漏。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