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969042/2022-103186 | ||
组配分类 | “十四五”专项规划 | 发布机构 | 区政府办 |
生成日期 | 2022-11-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鄞州区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 | ||||||||||||||||
发布日期: 2022-11-23 17:16 信息来源: 区交通运输局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 | ||||||||||||||||
解读:《鄞州区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 (nbyz.gov.cn)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以来,鄞州交通深入实施“满意交通”发展战略,以“打造品质公路”“创建和谐交通”为主抓手,始终坚持全面推进综合交通发展,全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已实现由“瓶颈制约”向“总体适应”跨越,交通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有效支撑鄞州经济社会发展。 (一)基础设施加快成网1.公路网络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区完成公路工程建设投资约60.4亿元,新改建鄞城大道、鄞横线、沿海中线、宝幢西侧道路、高阳路、景江路等一批交通主次干道,配合推进象山湾疏港高速、滨海高速等市级重大项目的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1014.2公里,公路网密度124.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4.5公里,二级以上公路224.3公里,以“高速路为骨架、国省道为重点、农村路为基础”的公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区内基本实现“镇镇通一级公路、村村通一般公路”及以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区内各镇十分钟上高速的交通格局。 2.铁路城轨实现突破。积极推动金甬铁路、甬舟铁路等两个项目的前期研究,金甬铁路实现开工;主动开展云龙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研究,提前谋划基础设施布局;全面建成1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宁奉城际线、4号线等四条轨道交通约48公里(31个站点),在建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约18.6公里(15个站点)。截至2020年底,区内共有铁路3条54公里(甬台温铁路22公里、萧甬铁路北仑支线15公里、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17公里,其中部分线路并排布置),建成运营轨道交通57.5公里(40个站点),轨道通车里程数和站点数均位居全市第一。 3.城市交通提档升级。快速路建设方面,五年来区内相继建成东外环、环城南路东段、机场快速路南延等项目,开工建设鄞州大道-福庆路(东钱湖段)一期工程等项目,累计建成快速路23.3公里(全市86.8公里),在建里程数8.4公里(全市30.7公里),力促宁波基本形成“两横两纵”快速路主骨架。主干道建设方面,建成金达南路、滨江路、钱湖南路延伸段(鄞州大道—庆元大道)、广德湖路(环城南路-堇山西路)匝道等一批断头路瓶颈路项目,促进城区一体融合发展。过江通道建设方面,相继建成澄浪桥、中兴大桥(首通段)、三官堂大桥等3座过江通道,有效缓解跨江交通瓶颈问题,有力推动两岸联动发展。 4.慢行设施持续提升。加快推进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着力打造良好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建成区绿色出行分担率达到65%。构建形成立体慢行网络,结合轨道交通和主次干道综合整治,统筹规划和建设过街天桥(1处)、地下通道(3处)。规范引导公共自行车和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全区共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460个(全市1330个)、桩位13564个(全市38245个),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保有量达到12万辆,其中电单车2.5万辆。 (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1.运输保障圆满完成。2020年,全年货物运输量6210万吨,货运周转量1467421万吨公里;客运量343万人,客运周转量37647万人公里;水运运力27.84万载重吨。我区现有客运场站2家,分别是三级客运站鄞州汽车客运总站(28条长途线路)和未定级的宁波汽车东站(24条长途线路),客运企业5家,其中客运车辆223辆;出租车企业18家、出租车2004辆;拥有20辆以上普通货运车辆的企业20家,普通货运车辆873辆;集装箱运输企业25家,集装箱运输车辆263辆;危险品运输企业9家,危险品运输车辆187辆;水运企业15家,各类船舶53艘,港口经营企业5家、泊位9个,舟宿夜江码头重启三江夜游项目,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十三五”以来,我区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年度春运、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节假日和特殊时期的交通运输保障任务,并获得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多次表彰。 2.城市治堵有序开展。“十三五”期间,我区严格按照“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城市治堵工作。中心城区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四车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公交机动化分担率超过55%,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截至2020年,我区全年交通拥堵指数均值为2.4,运行指数表现良好,总体处于基本顺畅状态,偶有时段性局部性拥堵,早晚高峰路网平均速度分别为36.7公里/小时、36.4公里/小时。地面公共交通运营效率较高,交通健康指数在同类城市中排名靠前。 3.邮政网点加快布局。近年来,我区以“34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为契机,加快“快递+电商”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快递进厂”“快递进村”行动。2019年,全区快递业务量1.05亿件,业务收入20亿元,分别占全市的11%和20%。共有邮政快递法人企业37家,约占全市1/5;各类网点近300处,约占全市1/4;快递从业人员约1.32万人,约占全市1/5。2020年,我区挂牌成立邮政管理局,标志着我区邮政监管体制的初步建立,邮政快递业将开启崭新篇章。 (三)转型升级步伐加快1.绿色交通走在前列。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任务。违法码头全面“清零”,提前完成全区10处“三涉违建”码头,“三涉违建”专项整治行动走在全市前列。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港口船舶水污染防治不断强化,在全市率先实现船舶生活污水收集排放船岸联动,并取得《城镇污水排放许可证》。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累计淘汰车辆1540辆(全市共1.6万辆)。圆满完成496辆“货的”(占到全市1088辆“货的”总数的将近一半)报废处置工作。出租车清洁能源比例达99.6%(其中纯电动62辆、油电混合10辆、双燃料1923辆),建成区实现清洁能源公交车全覆盖。 2.数字交通支撑发展。启动“数字交通”二期研究工作,在宝瞻隧道中率先应用全市首个隧道智能巡检系统。编制科技治超中长期规划,建成投用7套公路治超电子检测系统,实行“电子治超+电子警察”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累计查处非现场执法案件5627件。辖区“两客一危”车辆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安装率100%,并在工程运输企业中推广试点。自主研发应用“危货运输网格长监管服务系统”,实现对从业人员、车辆及企业资质证照有效期限的自动比对、主动提醒。 3.美丽交通树立标杆。“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改造提升农村公路44.5公里,路面维修144.4公里,安防工程34.9公里,危桥隧改造25座,建设普通公路服务站16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228个,累计创建G329国道、盛宁线、鄞城大道等美丽经济交通走廊234.9公里及奉化江美丽航道。先后获评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省级达标县,并于2018、2019连续两年获得市公路局“好路杯”考核金奖。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鄞州综合交通发展与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先行官的定位相比,支撑和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枢纽地位与鄞州的经济地位不匹配,交通能级还有待提升;二是区域内部交通格局仍呈城乡二元结构,区块组团联通快捷性不够;三是交通运输企业“低、小、散”现象明显,服务品质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四是交通产业谋划深度不够,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五是交通建设资金、用地指标严重紧缺和环境政策收紧现象已成为交通发展新常态,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可持续发展压力不断加大。 三、发展形势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对鄞州综合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发展使命看:党的十九大作出“交通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为“十四五”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持续关注、高度重视交通工作,强调“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对“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等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赋予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新目标新定位。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将交通作为先行领域,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动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要求交通“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先行官”。鄞州是宁波的“七大中心”,是区域城市发展轴、交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这些目标定位向鄞州交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为下步的发展领航定向,同时也为鄞州交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 从发展机遇看:一是随着交通强国加快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对交通发展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全区上下推进交通强区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为行业发展带来良好外部环境。二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成为重要战略任务,对统筹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发展带来有利契机。三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和“四大”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市域空间格局重塑和产业布局优化,对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带来迫切需求。四是新技术、新业态快速迭代,新基建加快布局,对加速交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五是群众个性化、高品质出行需求,对交通高质量发展带来有力促进,进一步增强了行业发展活力。 从风险挑战看: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对照“六稳”“六保”,交通稳增长的责任更重、保企业的压力更大。二是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际物流体系受到巨大冲击,保障人流、物流的安全畅通面临严峻挑战。三是要素制约不断趋紧,特别是用地、环保等约束性要求更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各级财政压力持续加大,交通建设投资后劲不足。四是绿色交通发展任重道远,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深化运输结构和交通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五是行业安全稳定形势依然严峻,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维稳安保压力加大。 总体而言,“十四五”是落实鄞州交通强区建设“总纲”和“总图”的第一个五年,是鄞州交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和“关键突破期”:一是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加快成型期”,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关键通道将全面开工或建成,大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各种交通方式的“深度融合期”,一体化发展水平更高,协调性、均衡性更强。三是交通产业经济“培育壮大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将取得实质性突破,交通经济实现多元化发展。四是新技术新业态的“加速应用期”,数字化、新基建将成为鲜明标志。五是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提升期”,绿色交通水平显著提升,整体智治体系全面完善。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四大”建设等重大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抢抓新基建机遇,全力推进以“满意交通”为中心的交通强区建设,进一步发挥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的作用,为宁波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及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为鄞州区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支撑引领、创新发展。着力提质增效、优化交通供给,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充分释放现有交通基础设施能力,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动力,加快数字化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开创交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 ——全面统筹、协调发展。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强化互联互通,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交通与产业融合,实现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以建设满意交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资源公平与设施共享,满足各类特殊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水平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 ——生态环保、绿色发展。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导向,将生态、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运输装备结构、运输组织方式和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交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鄞州交通运输将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总体目标,着力完善“五大系统”,实施“十大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区,交通运输对我区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一)“五大系统”包括综合一体的基础设施系统、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系统、互联共享的数字交通系统、多元融合的交通产业系统、低碳可靠的绿色安全系统,涵盖现代交通运输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智慧管理、产业经济、绿色安全等基本职能,既与长三角一体化、“四大”建设等重大战略有效衔接,又紧密结合鄞州城市总体定位和交通强区建设要求。 (二)“十大工程”包括铁路升级工程、轨道成网工程、路网加密工程、公交优先工程、水运复兴工程、物流通达工程、数字智慧工程、产业培育工程、平安交通工程、绿色节能工程,是完善“五大系统”的重要抓手,也是“十四五”时期鄞州交通运输的建设重点。 四、主要指标 综合一体的基础设施系统方面,构建高效率、高品质出行圈,打造高铁、高速(架)、轨道多层级骨干交通体系,初步形成辐射长三角、宁波市域的高效联通、转换便捷的基础设施网络。新建铁路15公里、高速公路15公里、城市快速路20公里、轨道交通20公里(力争建成40公里),实现区内镇100%有高速出口,10分钟上高速,轨道站点接驳体系100%全覆盖。基本实现综合客运枢纽平均8分钟换乘,建制村12分钟到公交站,中心城区30分钟进机场和高铁站。 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系统方面,初步建立现代化的邮政快递网络体系,提高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加快打造“123”快货物流圈,物流系统化组织能力和供应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构建高质量客运体系,形成轨道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交体系,城区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98%,提升公共交通在居民出行中的分担率,高峰期机动化公交分担率达到60%。 互联共享的数字交通系统方面,完善综合执法改革,建立以“大数据+精准执法+信用管理”为一体的新型执法模式。以更严格的措施管控“两客一危”运输车辆,以更严格的标准加强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蕴含的理念、方法、作风运用到交通治理各领域各方面。 多元融合的交通产业系统方面,积极培育高端交通建筑业,支持交通建筑业工业化发展,强化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升标准预制构件研发创新能力,支持交通新材料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型交通装备产业,加快推进港航服务业提质扩量,积极培育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新兴业态,持续壮大鄞州交通运输产业的综合实力,综合交通产业经济总产出达到415亿元,年均增长8%,占全区GDP比重超过13%。 低碳可靠的绿色安全系统方面,推行低碳节能出行理念,协调交通与环境共同发展,建成区范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推动交通清洁能源化,实现全区公交车75%使用清洁能源。建设美丽经济交通走廊,打造一批美丽公路、美丽航道。加大智能、大数据手段在交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打造智慧交通设施试点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明显降低,道路万车死亡率降至一般发达国家水平。 展望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区,实现鄞州区全域30分钟通勤,宁波市域45分钟通达,至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1小时到达。形成2个“123”交通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周边国家2天、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城乡1小时、省内2小时、长三角主要城市3小时)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综合一体的基础设施系统 (一)铁路升级工程 根据省、市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目标,全力做好征地拆迁、管线迁改等属地配合保障工作。配合市级部门建成投用金甬铁路(含邱隘动车所),加快推进甬舟铁路建设。配合做好宁波至象山(梅山)市域(郊)铁路、北仑货运支线复线等线路的前期研究,力促项目开工建设。结合通苏嘉甬铁路、沪甬城际铁路线网布局,深化铁路云龙站的方案研究,争取项目纳入铁路总图规划。
(二)轨道成网工程 配合市级部门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完成轨道交通二期项目建设,全面建成5号线一期工程;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三期项目建设,开工建设4号线延伸工程、6号线一期工程、7号线、8号线一期工程;积极争取轨道交通四期规划建设线路资源,谋深谋细7号线南延工程、8号线2期工程、9号线、10号线、11号线、12号线路线走向。加强轨道快线对鄞州重点发展片区、重要交通枢纽的覆盖,结合城市发展开展轨道交通局部线位优化研究,以及轨道多线换乘枢纽建设和TOD开发研究。
(三)路网加密工程 拓展高速公路骨架:围绕“拥江揽湖滨海”城市发展战略及宁波高速路网布局,重点开展滨海向高速建设,象山湾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建成通车,配合推进沈海高速姜山北枢纽至新屋段改扩建工程和象山港二通道的前期工作,力促项目实现开工。加快推进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的研究工作,积极打造高快一体化出行的样板工程。
提升干线公路网络:对内强化鄞州核心区与姜山田园区块、环东钱湖创新区块、山海产城融合区块的路网联系,支撑鄞州区全域融合发展,对外积极回应奉化、北仑等周边地区路网联通需求,推进交通“六大通道”建设。优先开展断头路和低等级干线公路建设,同时注重现有公路运能挖潜,实施“瓶颈路”、“拥堵路”段扩容改建,全面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设高品质“四好农村路”:通过道路新改建、路面“白改黑”等手段,逐步实现全区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进一步提升道路出行品质。加大路面维修比例,年平均维修里程不少于总里程的5%。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省级示范县(区),继续推进精品线路(风景线)、美丽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县乡道建设,实现千人以上村双车道公路全覆盖、百人以上自然村等级公路全覆盖。开展项目品质工程建设、精细化养护管理、桥头跳车治理、“两路两侧”整治,桥下空间管理等,促进道路路况及路域环境明显提升,助力美丽城镇、美丽宜居村和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和全域提升。加强农村道路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提高通达通畅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完善城市骨架路网:围绕宁波市“四横五纵九连”快速路网布局,加快城市快速路及联络线建设,强化跨区域组团主干道路,提高高等级城市道路路网密度。改善城市支路微循环,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形成通畅、便捷的城市路网系统。优化城市过境公路、集散公路布局,加强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一体衔接,实现城市内外交通衔接顺畅。
二、安全便捷的运输服务系统 (一)公交优先工程 积极配合市里完善地面公共交通设施,加快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骨架、快速公交为补充、普通公交为基础的地面公共交通网络。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新增15公里公交专用道,全区里程达到95公里。推进慢行和静态交通设施发展,积极构建广泛覆盖、环境友好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和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的静态交通网络体系。重点加强城市绿道建设,推进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系统网络化建设,打造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积极推进老城区停车设施改造升级,完善城市公共停车以及立体停车建设,推广智慧停车管理模式,推进共享单车有序停放,加快轨道交通P+R停车设施建设。 (二)水运复兴工程 大力发展水运运力,以《鄞州区航运业发展扶持政策》为导向,努力招引高质量水运企业来鄞注册落户。依托金辉物流“船货网”电商平台的船企资源优势,快速应对航运市场。优化港航服务举措,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进一步提升我区水运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促使水运运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大力发展水上旅游,推动水路运输向水上旅游转型发展,鼓励企业淘汰老旧客船,打造“三江夜游”城市名片。积极开拓宁波至舟山各景点的旅游客运航线,适时恢复宁波经舟山至上海的旅游客运航线。谋划推进象山港鄞州段港口的规划调整,适时推进大嵩新区(瞻岐镇)万吨级普货码头建设,积极推进松岙作业区(咸祥镇)游轮码头的布局规划研究。
(三)物流通达工程 贯彻落实国家邮政局《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和《浙江省邮政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高标准启动鄞州区邮政快递业发展规划,配合推进中国邮政宁波邮区中心局迁建。打造区级物流中心、乡镇配送中心、村级公共服务点三级物流网络,推动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统筹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农村物流资源,推广“多站合一”的农村物流站点模式,提高村邮站覆盖面,积极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难题。推进农村客运和物流融合发展,尝试农村客运班线捎货下乡和物流班车、小件快运等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维汇大型智能化电商物流仓库建设,打造物流节点枢纽。
三、互联共享的数字交通系统 数字智慧工程。强化“整体智治”理念,以“安全预防”为重点,建立“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完善”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交通”建设,完成“数字交通”二期项目建设,推进公路灾害应急管理数字化改革场景的研究及应用,构建一个以安全预防为主的大数据创新应用平台,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的研判分析水平。推广智能巡检系统等智能系统的应用,完善科技治超中长期规划,建成投用雁湖路、宁西线、奉钱线、宁裘线、鄞县大道、沿海中线共6处22个车道的公路治超电子检测系统,逐步推进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网络布局。继续强化ETC安装普及率,公路客车ETC使用率达到100%。加强发展融合型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信息通信设施和交通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预留,推动“智慧灯杆”的规划建设。
四、多元融合的交通产业系统 产业培育工程。开展鄞州交通产业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充分借助我区大力实施“34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的契机,以政策为导向,构建综合交通产业新发展格局,实现交通经济多元发展。协调推进宁波邮件处理中心迁址扩建,不断扩大我区供应链仓配市场;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加快推进中车产业示范园建设;加快打造滨海交通产业基地和金童山智慧物流园及隆安山塘渣土消纳处置场,推动交通建设工程向工业化、装配化方向发展。建立健全综合交通产业培育政策体系,制定扶持政策,培育壮大行业优质企业。通过在隧道桥梁上应用智能巡检系统、在工程项目上采用高压气溶胶技术等方式加强与铨航科技、小遛单车、开天工程等企业的合作,帮助企业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强银企对接,以《鄞州区航运业发展扶持政策》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船”行动,努力打造新型节能船舶孵化基地。 五、低碳可靠的绿色安全系统 (一)绿色节能工程 积极配合上级部门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完善以“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出行为主的绿色交通体系,积极打通城区道路微循环系统,提供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的可达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科学规划、加快补齐停车设施短板。深入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进一步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淘汰老旧运输车辆、船舶等,降低单位运量能耗和排放水平。鼓励利用旧路改扩建,因地制宜采取“低路堤”、提高桥隧比例等措施控制工程用地新增,集约利用自然资源。 (二)平安交通工程 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总领,深化5个“专项整治”(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两客”、公路超限超载、水上交通、公路事故多发点段),持续推进“双降”攻坚行动。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车船、重点工程的安全防范,区级以上重点项目优良率达到100%。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各领域安全风险“一图、一册、一表”。强化重点路段安全防护能力,实现落差3米以上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全覆盖。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大幅降低,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下降到1.2人以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着力加强公路应急抢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等领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交通应急保障和救援处置能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鄞州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在交通强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协调机制,定期组织研究决定全区交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事项,跟踪重大项目、重点任务推进建设情况,协调解决交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为实现本规划目标任务提供根本保证。 二、加强实施管理 加强综合衔接和横向联动,协同推进规划落实。本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区域发展、流域等相关规划衔接,与城乡建设发展相统筹。并要与宁波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做好衔接,有关项目要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区交通运输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本规划实施进展统计与监测工作,定期开展规划评估,依据国家、省、市发展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或修订。重大事项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 三、加强要素保障 建立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重大项目储备库,在财政资金、政府债券、用地指标、占补平衡等方面按规定予以优先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国家专项债等。充分发挥鄞城、鄞通集团等国有公司平台作用,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谋早谋细谋实项目前期,加大项目整合包装力度,积极争取省重点工程,强化土地保障。提前启动征迁工作,确保项目按期顺利推进。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交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
||||||||||||||||
【附件下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